一場鬧得轟轟烈烈的戰(zhàn)斗,很快就以一種虎頭蛇尾的方式結(jié)束了。
連純陽祖師都出現(xiàn)了,那再鬧也沒有意思了。七大道門的弟子率先假如了天門,只是由原先的門派變成了司部。
比如說亭陽道派變成了亭陽司,斷山道派成了斷山司。
既然連七大道門都加入了天門,其余的修道宗門也很快堅(jiān)持不下去了。他們在武力脅迫外加勸解之下,也選擇加入了天門。
只是他們的門派太小,不夠獨(dú)立成司,便或三或二的合并,組成了了司部。
由此,整個天門一共組成了十三個司。這還是在沒有算上遼國六大宗門的情況,否則就會有十九個司。
這個天門的勢力,也由此膨脹到了一個極限,整個修道界絕大多數(shù)的修道者,全部被網(wǎng)羅了進(jìn)來。
天門掌管的修道者的人數(shù)直接突破八千,這還是僅僅計算采氣境以上的人數(shù),其下不入流的更多,若是統(tǒng)統(tǒng)算上,那人數(shù)估計得過五萬。
修道者的數(shù)量,也是第一次用萬來計算。
“天門掌教,仙長青鸞,仰高德行,其法能除妖邪……特敕封國師一職,為宋之師,為國之師。”而很快,被嚇破膽子的趙佶,也不敢拖延,在戰(zhàn)斗后的第二天,就將敕封國師的圣旨頒發(fā)了出來。
雖然,這個國師是他的女兒,但此一時彼一時,他可不敢得罪了。
在敕封青鸞為國師之后,大宋朝廷旋即就宣布,天門為朝廷正祭,祭祀對象為玉皇以及諸天神靈。
此消息一出,宮內(nèi)收到的彈劾簡直如雪花一般。
這也太扯了,皇帝可以隨便信奉任何道派,但這是皇帝私人的事情。但將這件事情立為國祀,未免就太過了。
從先秦開始至今,從來祭祀的都是昊天上帝,可從來都沒有祭祀這所謂天門玉皇的。而且,過往從來都沒有聽說過這個神靈,這到底是從哪里冒出來的。
朝廷也有人出面解釋,說是這玉皇便是昊天的化身之一,二者本為一體。但這話,卻遭到了底下大臣的一致斥責(zé)。
這簡直就是胡說八道,昊天上帝至高無上,哪來的什么化身,真當(dāng)大家沒讀過書啊。
此時愈演愈烈,不少剛烈的大臣甚至直接斥責(zé)趙佶,說他是昏君。
有宋一朝,文人的地位都極高,號稱是“皇帝與士大夫共治天下”。而且,也從來都沒有過哪個大臣,是被皇帝下令殺死的,這就讓滿朝的大臣們在皇帝昏聵之際,敢于開口斥責(zé)。
原本,按照往常的慣例,這些大臣們抵制歸抵制,皇帝把門一關(guān),等事情過去就完事兒。
但是,天門為了更快的將玉皇的祭祀推行下去,便命令趙佶將跳的最歡的一批人抓捕了起來。若非青鸞交代了不要濫殺無辜,說不得天門眾人直接會殺入那些大臣的家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