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說人把自己最壞的脾氣,留給了自己最親近的人。
這話放在崔盧鄭王這些士家大族身上,其實也說得通。
大明做了那么多,他們沒有吱聲,但大唐不過是想推廣活字印刷術(shù),這些家伙頓時就坐不住了。
不是說大明做的就是對的,而是以他們的能力,也就刁難刁難大唐了。
吃餅子夾大蔥,架炮往里打,說的就是他們了。
當然,也不是說面對大明的步步緊逼,他們一點兒作為都沒有。
至少這段時間,由崔盧鄭王這些士家大族牽頭興辦的學堂,著實是多了許多。
既然無法在源頭上遏制住這種勢頭,那么他們就努力的開源。
不能控制知識,那就掌控學習知識的人,這就是他們的應(yīng)對之法。
畢竟,這個年代,尊師重教的觀點,還是根深蒂固的。
未來那些人也會成為他們開枝散葉的基石。
還是那句話,辦法總比困難多。
上千年的沉淀,豈是說想推翻就能推翻的?
至于說大唐如此做,他們反應(yīng)如此強烈,其實也就是一個態(tài)度罷了。
如今李二的決定,他們是真沒反抗的能力……
畢竟隨著大明的崛起,士族已經(jīng)漸漸有了式微之相。
比起當年,差得可不是一星半點兒。
這個時候的他們,他們也不敢學以往一般,直接以辭官來對抗李二。
要是他們真這么做了,李二可能高興得連覺都睡不著。
畢竟,他如今可是巴不得有機會將士族的那批人都給換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