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于當(dāng)權(quán)者來說,最不值錢的就是臉面,但最值錢的也是臉面。
只不過這個臉面是針對特定人群罷了。
放在以前,李二其實并不愿意如此,但當(dāng)他真切的見識到了暹羅土地的肥沃之后,他不得不放下他的臉面好似也不怎么值錢了。
作為一個帝王,他無疑是合格且負(fù)責(zé)任的。
他想為漢家王朝一勞永逸的解決問題。
至于說這么做,對真臘還有驃國公平與否,呵呵,那就不是他會思考的問題了。
再說了,這世道,哪兒有公平可言?
……
行宮之外,當(dāng)孫伏枷接到李二旨意的時候,沉吟了片刻,才問了傳旨的內(nèi)侍一句。
“刺殺陛下的那些家伙真逃往了這兩國?”
李孝恭沒有隨著南下,他這位禮部左侍郎便是此時的禮部天官。
而他,也算是華夏史上的傳奇人物。
要知道,他可是華夏史上,有科舉以來,第一位狀元,單單就這個名頭,就注定他在浩瀚的史書中,有一席之地。
不過他之前是刑部郎中,也就是在馬周一躍成為戶部尚書之后,李二特意將其遷任禮部左侍郎,說起來,這也是有提攜之意。
李二這明顯是將他當(dāng)做下一任的禮部尚書培養(yǎng)。
當(dāng)然,李二想重科舉,自然要立幾個典型人物。
馬周算一個,他孫伏枷自然也算一個。
“就目前密諜司掌握的情況來看,的確如此。”內(nèi)侍倒也沒有隱瞞,聞言便講述了一番。
孫伏枷聞言,一巴掌就拍在了身旁的桌案之上,頓時也是怒不可遏。
可能是因為多年的刑獄生涯,哪怕他是一個文官,但身上也帶著絲絲殺氣,這會兒聽聞刺殺陛下的那些奸賊,逃往了真臘和驃國,那壓抑不住的怒火,頓時就直沖天靈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