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明山莊很大,院落無數(shù)。由于人多,肖影等人被安置在一座三進大院晨曦院。
剛進院門,便有小廝來報,說山莊又來了貴客,武云吩咐他速速去叫平安迎接。
武平安,乃是武云的女兒。
肖影道“八方來客,事情繁多,武盟主去忙吧,有小廝婢女在這兒即可?!?br/>
武云笑說怎能怠慢貴客,肖影說江湖女兒,不甚在意這些,何況這些招待應(yīng)酬的無奈她也是深有體會,很是理解。武云見她如此體諒,便領(lǐng)了她的好意,同時也想著怕是因為自己年齡上與她相差一輩兒,難有共同語言,便打算自己去迎接其她人,換武平安過來作陪。
哪知來的客人太多,似是約了時間踩著點兒般一撥接一撥的來,兩人都抽不開身,想那肖家少主像是個通情達理的,無奈之下便一時作了罷。
楚晗坐在自己屋中方桌旁,閉目養(yǎng)神似的展開窺心鏡法,將山莊在內(nèi)的整個光明山探查個清清楚楚,也自是看到山門處來的除了灌湘派、南山派、丐幫等等,竟然還有著名的黃山派和數(shù)歷閣。
后面這兩處之所以有名,除了其武功盡屬上乘之外,還有另一個原因。
黃山派所在的黃山上有一種飛鳥,形狀像貓頭鷹,一身青色的羽毛,紅色的嘴巴,舌頭像人一樣,叫鸚鹀,會學(xué)人說話,以口傳達消息,比信鴿還好用,很是神奇,但黃山派向來不對外售賣此鳥,也無人能上得黃山抓捕,所以此傳聞便只是傳聞,誰也無幸見得那鳥的真面目,更無人有幸得之養(yǎng)之使用之。
而數(shù)歷閣所在的數(shù)歷山流出的水中,盛產(chǎn)白色的珍珠,制作的珍珠美白粉等系列產(chǎn)品專門供給皇帝后宮以及官員富商等高端階層,可說是富得流油。有錢往里砸,閣中門徒弟子們的武功自然也是提升迅速。但據(jù)說數(shù)歷閣除了專門打理商務(wù)的外派人員,閣中其她人都在山中,或制作生財之物或習(xí)武,和黃山派一樣,兩家雖然相隔千里,卻心有靈犀般從不出山。盟主發(fā)下請?zhí)?,怕是并未抱過這一派一閣會派人來的絲毫希望,可今日卻竟然齊齊到來,令武云大驚大喜得差點兒失了分寸。
楚晗微微蹙眉,百思不得其解,就算已經(jīng)滲透南方的月蓮教真的指揮教徒攻入中原,怕也沒有能力和膽子打黃山派和數(shù)歷閣的主意,如今她們卻來了人,出于什么考慮?有什么目的?
看來,這次光明山莊之行,水比想象得還要深??!
坐了不一會兒,便有小廝呈上兩大碟冰盤和一杯冰飲。
說起冰盤,就不能不提一提古人的冷飲。
眾所周知,古人沒有電冰箱冷鎮(zhèn)食品、制造冰塊,官府便在冬天大量貯藏天然冰雪于冰窖中,一旦夏天到來,有錢人家便買來冰塊或白雪,擺放在居室當(dāng)中。
冰盤中的冰雪融化時會不斷散發(fā)涼氣,制冷的效果絲毫不亞于今天的空調(diào),還不耗電,更不污染環(huán)境。宋代經(jīng)濟繁榮時期,冷食方面更是花樣翻新,民間還出現(xiàn)了果汁加冰塊的冷飲。
到了元代,由于蒙古人喜愛乳品,便把果汁、乳品和冰雪混合在一起食用,這種冷飲算是冰淇淋的雛形。后來馬可波羅把這種吃法帶到了歐洲,經(jīng)過改進后,才有了今天的冰淇淋。
在明清時期,冰是一種奢侈品,尋常百姓根本享受不到。即便是皇帝和王公大臣,也只能等到五月初一頒冰日時才能享受這份清涼。在那天,皇家冰窖開放,皇帝會賞賜王公大臣及有功名的人一些“冰票”。太和殿散了早朝之后,大臣們是不會馬上回家的,都眼巴巴地盼望著北海公園東門雪池胡同的運冰車盡快把冰運到神武門,然后憑“冰票”從冰窖領(lǐng)冰。
明代文學(xué)家李夢陽的《冰車行》中記載黃門飛鞚西北趨,白馬如龍血如珠。萬人齊呼冰窖開,大車小車如山來。
從萬歷年(1573年)開始,到1979年停用,406年間,每年的五月初一至七月三十,皇家屯冰就源源不斷地送往紫禁城和六部,供皇親國戚消暑降溫。一直到辛亥革命之后,溥儀在故宮中做“關(guān)門小皇帝”時,雪池冰窖還繼續(xù)向?qū)m中供冰,延續(xù)了好幾年。
而在異世鳳臨國,武林大門大派或有錢又有心之人,通常都會自己花錢出力挖建冰窖,冬季令門徒弟子或府內(nèi)下人運入干凈的冰塊,留作夏天享用。